兴化方言思考

发布于 2007-06-05  5.27k 次阅读


转自网络

淮河——秦岭历来被看着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,但这只是一条地理分界线,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就会发现还有一条分界线,那就是长江。就中国历史上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来说,其分水岭是经常在淮河、长江之间变更的。江苏省正好横亘在江淮之上,使得江苏成为南北中国的交汇之处。这一点反映在地方语言上也是如此,这里的语言复杂堪称中国之最。

 

以淮河、长江为界,我们习惯上把江苏分为苏南、苏中、苏北三个部分。苏南属于吴语系(南京除外,南京使用的是安徽方言),苏北是北方语系,而苏中则属于江淮语系中的下江官话,但这里也有吴语和北方语言的存在。兴化(县级市)地处苏中,是苏中之中,因此兴化的方言在江苏又具有较高的代表性。

 

兴化的方言也不是统一的——当然在外地人看来并无多大区别,我把兴化方言分为四个部分:

一、以昭阳镇为代表的西南片,其语言特征是语音调值较高,声音悦耳;

二、以沙沟镇为代表的西北片,其语言特征是语速较慢,鼻音较重;

三、以戴南镇为代表的圩南片,其语言特征是语音调值较低,卷舌音较重;

四、以安丰镇为代表的东北片,其语言特征是语音调值较低,没有卷舌音,绝少鼻音。

  转只

由于地缘的关系,兴化的方言一般来说都能找到其渊源。西南片的方言受扬州方言的影响较大,而扬州方言又与吴语的关系密切。西北片的方言受到北方盐城方言的冲击,而盐城方言则又受到北方语系的影响。圩南片靠近三泰地区,圩南片的方言直接就是通泰语系。然而东北片的情况有点特殊。

 

东北片的方言是以安丰镇为代表的,包括大邹、戴窑等地,也包括原来属于兴化的大丰市白驹镇,向东延伸至黄海之滨。东北片的北方和西方是盐城、沙沟语区,南面是通泰语区,西南是有着扬州方言特征的昭阳语区,然而它们都与安丰的方言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。那么安丰的方言来源于哪里呢?我对语言学是门外汉,所以也不敢妄论,在这里提请有识之士进行研究。

 

下面是我对安丰方言来源的一点猜测,仅仅是猜测而已,并没有多少依据,说错了请别拿砖头砸我。

 

兴化地区是水乡,历来是封闭之地,地理上的阻隔造成了小小的兴化本身有着多种方言。不过千百年来居民之间的交流是肯定存在的,这种交流会对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,使得不同语区之间的方言呈现渐变的特征,这一特征在兴化的昭阳、沙沟、戴南语区有着明显的烙印。就安丰语区来说,其词汇与昭阳接近,语音的调值又与通泰语基本一致,这也证明了渐变特征的存在,但是安丰方言的渐变在具体细则上则是跳跃式的。

 

东北片与圩南片是以车路河为界的,在车路河以北也有一部分人操圩南语,但是再向北则都是安丰方言了,这之间并无多少自然的过渡。安丰镇与盐城的大冈镇仅有十几米的一河之隔,但其间的语言、风俗和文化则截然不同。有趣的是安丰人在历史上习惯于和远隔几十公里的白骆人通婚(因为两者属于同一语区),而绝少与更近的大冈人有婚姻关系。由此我联想到苏中的靖江,这里的人都是苏南的移民,使用有语言是地道的吴语,他们与通泰语区相邻,但语言绝对没有通泰语系的踪影,相同的是,通泰语区的居民也不受吴语的影响。由此看来,保持固有的文化传统则是中国人的特性之一,当这种保持在没有外部强有力的外力作用之下则可能成为坚持。

 

如此看来安丰的方言并不是通泰语的翻版,但是通泰语和安丰语同源,只是通泰语后来自身改变了,有这种可能吗?我并不知道通泰语的来源,但是凭我的直觉这种可能是存在的。也就是说安丰语和通泰语一样都同出于古代汉语,它们都是古代汉语的分支,只是由于安丰地区历来交通闭塞,更多地保留了自己的语言特色而已。在通泰语中常把“东西”叫作“GAOZI”(对不起,我的古汉语词典丢了,后补),外地人常笑话他们老土。其实日出东方为GAO,日落西方为ZI,“GAOZI”是典型的古代汉语,这也说明了通泰语中仍有部分古代汉语的残留。

 

说到兴化的方言,我们不能不提及到兴化的历史。在元代末年,兴化的白驹盐场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张士诚起义,起义军从戴窑、兴化、高邮,一路杀到苏州,建立了吴政权。张士诚起义后来被朱元璋剿灭,而苏州人民是拥护吴政权的,这也造成了明朝与兴化和苏州的敌对关系。明朝初年为了填补战争以后兴化人口的空缺(当然更多的是为了报复),朱元璋将大部分兴化人赶往天津卫(天津人现在的口言与兴化人很相似),然后又将苏州阊门一带的富户悉数迁往兴化,这就是历史上的“洪武赶散”。

 

人数众多的苏州人迁入兴化,对兴化固有的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。吴文化在现今的苏南地区也保存不多了,我曾经去上海的吴文化馆,发现吴文化与兴化地方的文化居然惊人地一致。文化的输入自然也会影响到语言方面,这也是兴化虽然不是吴语区而又有着吴语特征的原因了。不过与兴化的其它地区相比,为什么安丰语区又与众不同呢?

 

我的猜想是“洪武赶散”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被赶往天津卫的主要是西南和圩南语区的兴化人,迁入的苏州人也主要是填补这个地区的空白,西北区相比较而言人口稀少,后由北方人迁入,而东北语区则更多地保留了土著的兴化人。现在的安丰人都自称是苏州的移民,安丰有个俗语,称做梦的人是上苏州。这并不是说苏州的繁华,而是“洪武赶散”之后,移民是不许回归的,要想回苏州当然只能是在梦里了,念旧之情人皆有之。但是由于安丰语区更多地保留了兴化的土著居民,使得苏州移民的移居不可能是突然的,而只能是缓慢的渐进过程,这样在相对的时间段内迁入的少量苏州人在文化方面有优势,而在语言方面是劣势,他们不断地被安丰方言同化,而不是吴语征服了安丰方言。

 

古典名著〈水浒传〉的作者施耐庵就是兴化人,其居住地仅在安丰镇东9公里处,属于东北片语区。学术界认为〈水浒传〉虽然写的是山东梁山泊的宋江起义,但是以兴化白驹(与安丰同一语区)张士诚的起义军为原型的(施耐庵曾任张士诚的谋士),在其作品中更多地使用了兴化方言。在〈水浒传〉中有个武大郎卖“炊饼”情节,电视剧〈水浒传〉的编导可能是北方人,不知“炊饼”为何物,把它当成馒头了。其实“炊饼”是安丰人的日常用语,是一种甜面点,做工很是粗糙,我小时候就经常吃,现在市面已经没有了。这是否能成为安丰方言是古代汉语分支的证明呢?

 

如果我们把目光放远一点,也能找到证据,那就是日语。日语和现代汉语的发音有天穰之别,但是日语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的发音在安丰方言中基本都能找到,所以安丰人学日语在发音方面比学英语容易多了。难道日语的发音也受到古代汉语的影响?当然这种假想只能建立在现代日本人是徐福东渡的产物之上了。徐福东渡的地点在江苏的赣榆,离安丰语区较远,但是在古代都操同一种语言不是没有可能的。

  

 


有些随风有些入梦